股價漲10% vs 派息10%,哪個更好?高息股不等於「賺息蝕價」?釐清你的現金流投資迷思
大家常說「高息股」或「高息基金」就是「賺息蝕價」,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,但它並不是唯一的真相。今天想跟大家聊聊,我們應該如何更全面地看待 ROC(資本返還) 和 高配息 這件事。
ROC 並非洪水猛獸,它甚至有稅務優勢
當我們看到基金配發 ROC(資本返還) 時,很多人會擔心這是「拿回自己的本金」,認為是一種資產縮水的訊號。但事實上,ROC 並不等於「賺息蝕價」。尤其是對於投資美股的朋友來說,這甚至是一個 稅務上的優勢。
美股的股息通常要課 30% 的股息稅,但 ROC 卻可以 減少你的稅務負擔。這是因為 ROC 並不被視為收入,而是資本的返還,所以不需要繳納股息稅。這對於想最大化現金流的投資人來說,是個非常重要的考量點。
高配息不等於「割肉」
很多人認為,如果一檔股票或基金配息很高,那它的股價就一定會下跌,是「割肉派息」。但這其實是個迷思。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 總回報(Total Return),也就是股價漲跌加上配息的總和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:
A 股票股價上漲 10%,不配息。
B 股票股價持平,配息 10%。
從數學上來說,這兩者的 總回報是一樣的。因此,高配息並不一定代表你的資產在縮水;而對於需要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來說,派息比股票價差更值得關注。
為什麼選擇 CEF 和 ETF 進行配息投資?
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現金流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,特別是單一的高配息公司。因為單一公司的配息政策不穩定,我們也很難理解和預測它背後的策略。有些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者,可能會持續2-3年高派息,但它的賺錢能力和業務並不一定有增長
所以,對於想建立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,宇峰會更建議關注 CEF(封閉式基金) 和 以固定收益為主的 ETF。這些基金通常有自己一套 管理配息的機制,這使得他們的配息更可預測,也更方便我們計算和規劃現金流。
複利效應同樣適用於配息投資
別以為只有股價上漲的股票才有複利效應。配息的股票或基金,同樣可以透過 再投資(Reinvest) 來實現複利。
我的建議是:不要把所有的配息都花光,可以考慮將 20% 或 25% 的配息再投入 到你的投資組合中。這樣一來,你的資產就會像滾雪球一樣,在時間的推移下持續成長。
#現金流投資 #長期財富累積 #被動收入 #現金流 #長期投資 #財富自由 #投資策略 #股息再投資 #理財觀念
留言
發佈留言